SERVICE PHONE
363050.com发布时间:2025-11-25 02:15:31 点击量:
渝超,重庆城市足球联赛,渝超赛程,渝超直播,渝超积分榜,渝超球队/渝超(重庆城市足球联赛)为重庆足球迷带来最新赛程、比分、积分榜、球队信息及直播入口,精彩赛事一网打尽。2023年7月,四川省启动新一轮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工作,全省派出了56支帮扶工作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南充市积极响应,成立南充市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营山县工作队(以下简称:结对帮扶营山县工作队),派出南充市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李阳担任结对帮扶营山县工作队领队、挂任营山县政府党组成员,带领从市级机关选派的29名帮扶干部人才到营山各部门、乡镇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助力营山摆脱欠发达县域地位,共同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11月21日,走进营山县小桥镇龙岩村的油菜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菜苗已有一尺多高,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打窝、移栽、施肥,田间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小桥镇的油菜种植面积快到2万亩了。”小桥镇副镇长李宗俊说道,今年该镇不仅继续大面积推广种植“川油81”油菜,还选育了“渝油342”油菜品种,二者皆是能收菜薹又能榨油的“油—蔬”两用品种。
“‘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推广,还得回溯到2023年。”李宗俊说,当时,结对帮扶营山县工作队副领队程龙挂职小桥镇副镇长,帮扶工作一开始,程龙会同小桥镇党政领导跑到省农科院请教,在专家建议下选育“川油81”油菜品种。
“去年年初,首茬‘川油81’油菜薹成熟采收一上市就成了‘香饽饽’。”李宗俊说,首茬油菜薹开了好头,接下来,程龙跑遍重庆、成都的大型商超,与永辉、新世纪等签下了合作协议。
“程龙引进来的油菜品种确实不错,种植面积最初只有8000亩,现在扩种到骆市、东升等乡镇,面积已有2万多亩。”李宗俊说,新品种油菜1亩可收入2000多元,而种植普通油菜,1亩地总收益也就800多元,油菜种植面积稳步增长也在情理之中。
李宗俊说,今年,程龙又专程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考察了油菜籽榨油的微波新工艺;小桥镇利用闲置的国有资产,建起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用200万元结对帮扶资金,购置了日榨油量5吨的7D榨油设备,还配套修建了烘干房、仓储库。
从选准一粒种子,到培育出一个产业,小桥镇油菜产业已经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成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张亮丽明片。
“来,对着镜头比个心,我给你们拍张照。”11月22日,骆市镇建通村的游客打卡点格外热闹,一群青年人围着新建的爱情主题景观打卡点拍照,空气中满是浪漫的气息。
“这是我们在村里520米‘爱情跑道’旁修建的景观,项目资金来自结对帮扶资金。”骆市镇副镇长彭鑫超说,今年建通村用100万元结对帮扶资金,办了好几件惠民实事:在村里装了190多盏太阳能路灯;在居民聚居点修了体育健身场地,配齐了健身器材;购买了两台专用变压器,为村里两处提灌站提供电力保障……
不光骆市镇依靠帮扶资金提振了农旅产业,在争资引项方面,结对帮扶营山县工作队也有不少实招,县公路局养护股副股长段彪颇有发言权。
作为结对帮扶营山县工作队队员,段彪原本是南充市公路局工程科的工作人员,对道路养护很有经验。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他摸清全县国道、省道的养护情况后,便和县公路局一起对接省公路局,省公路局养护处的专家到营山现场考察后,拨付了7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营山县内国道、省道的养护工作,至此,营山县内道路的养护工作正式纳入了省级项目“盘子”。
据县公路局副局长杨轩介绍,两年多的帮扶时间里,段彪和县公路局一起对接省、市相关部门,协调到的资金超过2亿元,全部用在了普通国省道养护、国省道危(旧)桥改造等项目上。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结对帮扶营山县工作队把每一笔争取来的钱,都花在了为民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上:小桥镇用200万元结对帮扶资金新建了农贸市场;东升镇朝阳村依靠帮扶资金入股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两年下来收入10多万元……
截至目前,南充市已向营山县拨付结对帮扶资金9778万元,协助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3亿元,协调各类项目资金、中长期国债资金等超12亿元。
“真的特别感谢朱老师的指导和培养。”前不久,营山县育英路机关幼儿园教师刘春兰,在南充市2025年学前段品格教育教学案例展示活动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拿下一等奖。捧着鲜红的荣誉证书,刘春兰满是感激。
刘春兰口中的“朱老师”,名叫朱霞。她既是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教研员,也是西华师大“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项目的授课专家,还是四川省幼儿园课程资源编审委员会编委。结对帮扶营山后,她挂职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并分管学前教育。
“营山学前教育缺少一个响当当的学前教育品牌。”朱霞说,到营山后,她把突破口放在了幼儿品格教育上,开启了特色品牌创建之路。
之后的日子里,朱霞跑遍了营山县的各个幼儿园,全程参与幼儿品格教育的教学设计、活动开展和经验总结。在她的带动下,老师们掀起了钻研幼儿品格教育的热潮,营山县也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幼儿品格教育成果推广示范区。
在结对帮扶中,朱霞不仅帮营山打造教育品牌,更看重教育人才的培养。营山县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学前教育教研员李小丽,是她在“传帮带”机制中收的徒弟,在朱霞的指导下,李小丽独立开展学前教育研究、组织策划活动,都得心应手。
“朱老师倾囊相授,老师们获益匪浅。”李小丽介绍,两年多来,朱霞带领县里的教师外出跟岗学习、开阔眼界,由她指导的刘春兰、李妮倩、肖媛媛等老师,先后在各类教育教学展示活动中崭露头角,并连连斩获佳绩。
除了让教师“走出去”,朱霞还注重“请进来”。帮扶期间,她邀请全国知名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来到营山,开展教育部新时代幼儿园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学员跟岗交流活动,同时也把营山先进的托幼教育经验推向了全国。
“两年多来,结对帮扶干部把营山当成‘主战场’,用拼搏和汗水奉献青春,为营山在全省率先阶段性摆脱欠发达县域地位贡献了力量,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留下了许多感人的帮扶故事。”营山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评价道。
